距xxxx开幕日期
0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正文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十二•五”(2011年—2015年)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2-10-24 10:32   审核人:   (点击: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十二•五”(2011年—2015年)

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为了适应我院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学院学科专业的建设,提升数理学院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根据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在06年规划和08规划修订执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系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现状

1、基本现状

1)数理学院是在原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的基础上拓展组建而成,是学院最早设立的系之一, 1970年开始招收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已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招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年自主招生;1999年开办计算机教育专科,2006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开办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年本科自主招生;同时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数学和计算机2个学科专业、本专2个层次的学生,11个教学班792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学生317人,数学教育专科学生192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283人。本科学生占75.76%

2)目前在编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33人,教授2人,占教师总数的6.3%,副高职称8人,占教师总数的24.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0人,占教师总数的60.6%;客座教授6人,占教师总数的18%;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3人。师生比124。教师的平均年龄35.2岁,是一支年轻且具有后发优势的队伍。近年来,教师通过国内访问学者、在职研究生、学术交流、科研、传帮带等方式以及从2006年以来的本科教学实践锻炼,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完全能胜任本科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

3)现在设有分析、几何与代数、数学教育、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专业5个教研室,一个计算机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成为学院首批重点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师范类本科教育为主,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本科教育的格局。

   2、“十一五”期间规划执行情况综述

200611月制定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06--2011)”,20083月, 认真总结了06规划执行情况,结合学院新的建设发展战略定位,加快修订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修订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2008年—2012年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时间:2008年—2012年),使得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向、规模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主要措施等等更进一步切合实际,近5年来的实施结果成效明显。

1)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时间

教师

总数

硕士

学位

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师缘

结构

学术

带头人

中青年

学术骨干

教学

名师

200611

19

6

8

6

6所院校

0

0

0

201011

34

20

10

22

12所院校

2

3

8

2

5

   2)学生规模按照规划扩大,本科学生比例达到75.8%

时间

学生总数

班级数

本科生

生源地

班级数

人数

比例

200611

496

8

5

195

39.3%

本省

201011

规划

720

11

8

540

75%

 

现有

792

11

8

600

75.8%

22个省

   3)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基本实现。

时间

本科专业

精品课程

重点课程

教学团队

教研室

学士学位

授予专业

200611

1

0

0

0

0

0

201011

2

2

1

2

5

1

3、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师资总数量不足,高级职称偏少,青年的教师偏多,没有省级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和院级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

2)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不足。实验室用房不足,实验设备欠缺,图书资料偏少,特别是专业实验室不能充分保障部分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必要的科研实验条件。

3)由于师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部分课程方向只有一名教师,例如:运筹学、微分几何、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等。同时,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进修的机会少,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对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和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有影响较大。

4)教研室工作没有形成常规,科研学术团队、课程教学团队没有形成规模。

5)专业拓展不够。2个学科各只有一个本科师范方向专业。

6)办学特色不够鲜明。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依据

1、国家政策及教育发展需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要让学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广博、思路开阔、富有创造性。学科专业建设不仅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还要注重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文理渗透相结合,师范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使其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等,用最新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成果武装学生,力求使学生不仅在数学知识,在其他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多功能型的人才,为学生将来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社会需求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影响

1、立足安顺以及贵州省情进行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2以师范教育专业来讲,2012年安顺市需增中小学教师8500人。在面向全省及部分省市招生后,这个需求将会增大。况且,近年毕业的本专科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

3、学院逐步从专科向本科过渡、师范向非师范过渡的总体规划中,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我系现在的两个主导专业向非师范转型,带来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社会需求将会有更多空间。

4、新增本科专业将立足安顺、面向贵州、辐射全国,拟向工科、经济、管理等综合方向发展,根据安顺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及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来看,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重点实施战略中,安顺市作为黔中经济圈“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努力构建和谐安顺”等四大发展定位,对于实用型高级人才、应用型人才有比较大的需求空间。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等精神,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学院向综合性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快修订完善数学学科的建设与规划。实现专科向本科、师范专业向非师范综合、单一课程向复合课程方向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指向性原则。系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与学院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应遵循学院发展定位的要求,突出教学型、应用型、综合性、效益性。

2、科学性原则按照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分析我系现有学科与专业的现状,把握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前沿,结合学院、系发展的实际,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3、创新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学院、系现有传统学科专业建设的优势,着力打造切合学院和系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现学院和系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特色和创新。

4、前瞻性原则预测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把握学科专业潜在发展,有前瞻地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5、协调发展原则注重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专业与基础协调发展,重点学科专业与一般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6、可操作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既有总体发展目标,又有阶段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四、“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适应安顺市及贵州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遵循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规律,营造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的学科综合化环境;优化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条件,努力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继承学校和数计系的历史和传统,体现办学特色,打造数学、计算机学科品牌,服务社会;通过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努力把我系建设成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文明的基地。

2011年~2015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目标是:以师范专业为基础、重点发展非师范专业;构建以本科教育为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文理渗透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重视与地方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节上真正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二)具体目标

1、目标定位

 1)稳定基础。现在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为中学师资为主体,融数学教育、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为一体的宽口径理科师范教育;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以计算机教育为主体,兼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工商信息管理与开发等应用型人才教育。

2)拓展专业。跨学科、专业拓展以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师范专业为基础的专业方向,新增工、商、经管方向的本科专业13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本科专业1-3个;跨学科本科专业1-2个。

3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点。2012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

4)未来五年规模发展规划: 20112015年新增2-6个本科专业(数学2个、计算机2个、跨学科1-2个)、5-7个教研室、2个中心、在校生1200人(本科不低于960人)。

2、人才培养规模发展

年度规模

层次

2010

五年规划规模(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数学

本科

现有

317

241

361

277

397

314

434

360

480

360

540

新增

-

120

120

120

120

180

专科

192

190

114

50

0

0

计算机

本科

现有

283

215

280

220

340

253

373

305

485

420

600

新增

-

65

120

120

180

180

新增跨专业

-

-

-

-

60

120

合计

792

831

831

857

1025

1180

注:数据以当年11月计。新增班额计算以60人为基数,新增本科每年招一个班;数学教育专科2012年停招。

3.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突出重点专业,建设支撑课程,促进学科融合。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依托师范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到2015年,增设本科专业2-6个,将“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成为以现有专业方向拓展的综合型专业。

2011 2015年专业设置规划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本科招生计划时间

备注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2001.9

已开设

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数学、精算)

2012.9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技术)

2013.9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4.9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2006.9

已开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

2012.9

 

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艺术)

2013.9

 

 

20112015年教研室(研究中心)规划一览表

项目

年限

      划(教研室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专业研究室、中心

1、数学分析教研室

2、几何代数教研室

3、计算机硬件教研室

4、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1、数分、中数教研室

2、几何代数高数教研室

3、计算机硬件教研室

4、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1、数分教研室

2、几何代数高数教研室

3、中学数学教研室

4、计算机硬件教研室

5、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1、数分教研室

2、几何代数教研室

3、大学数学教研室

4、应用数学教研室

5、计算机硬件教研室

6、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7、中学数学研究中心(中数教研室改建)

*8、应用数学(数学建模)研究中心

1、数分教研室

2、几何代数教研室

3、大学数学教研室

4、计算机硬件教研室

5、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6、应用数学研究所

7、中数研究中心

 

4.突破重点学科与特色研究领域

1)重点课程、学科                                                     

继续把精品课程《实变函数》、《高等代数》及重点课程《数值分析》建设好;计划于2012年将《实变函数》、《高等代数》课程建设为重点课程,《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建设为精品课程;到2014年,将基础数学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校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投入规划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代码

经费投入

拟建时间

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

070101

10

2013

2)特色课程

将《数学建模》、《中学数学研究》、《网络安全》建设为特色课程及研究领域。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同时推进,加强本系特色研究领域的建设投入,安排有正、副教授和讲师各一名,保证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该课程有完整的CAI课件并在数计系网页上发布、有科学的课程标准、有高质量的教材、有试题库、试行教考分离等,主讲教师每年在该学科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篇。围绕课程建设、基础研究形成一定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

5.学科专业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合理确定教师的数量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5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院级学术带头人3,中青年学术骨教师4人,教学名师4,见下表:

学术带头人发展规划

年份

姓 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研究项目

任教课程

合计

学院

现有

熊国敏

教授

函数

主持省级

实变函数

2

 

0

 

令狐荣涛

教授

代数

主持省级

高代、近代

2012

庄中文

副教授

教育

参与省级

数学教育类

2

1

2013

何挺

副教授

函数

参与省级

数学分析

2

2

2013

高忠生

副教授

算法

参与省级

数值分析

3

2

2013

杨筱珊

副教授

分析

参与省级

数学分析

3

3

中青年学术骨干发展规划

年份

项目

姓 名

职 称

研究方向项目

任教课程

合计

学院

2011

陈韶华等

 

 

 

8

0

2012

钱淑渠

讲师

优化算法

数学建模

7

2

李翠霞

讲师

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基础

田建勇

讲师

计算机原理

计算机原理

2013

王海英

讲师

函数

复函、泛函

6

3

杨丽

讲师

计算机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2014

陶从江

讲师

运用数学

解几、运筹

6

4

王功琪

讲师

中学数学

数学教育学

2015

黄宝勤

讲师

偏微分方程与函数论方法-圆填充

高等代数

6

6

李俊

讲师

函数论

数学分析

邵艳秋

讲师

数学的认知与教学研究

大学数学、数学史

杨迎逑

讲师

图论

离散数学

教学名师发展规划

年份

姓 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任教课程

合计

学院

2010

熊国敏

教授

函数

主持省级

实变函数

2

2

令狐荣涛

教授

代数

主持省级

高代、近代

2011

 庄中文

副教授

 教育

 参与省级

 数学教育类

3

2

2012

杨筱珊

副教授

函数

论文五篇

 数学分析、 常微分方程

4

3

2013

  

副教授

 函数

 参与省级

 数学分析

5

4

2014

高忠生

副教授

算法

参与省级

数值分析

6

4

2015

李翠霞

副教授

语言

 

计算机基础

6

5

 

 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序号

教学团队名称

主持人

建设时间

备注

1

分析学团队

熊国敏

2010

校级

2

代数学团队

令狐荣涛

2010

校级

3

 

钱淑渠

2011

校级

3

计算机技术

高忠生

2012

校级

4

高等数学

庄中文

2014

校级

5

数学教育

王功琪

2015

校级

6.抓好作为学科专业建设重要环节的精品课程建设

围绕学科建设,按照数计系2011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学术科研规划,通过传、帮、带和系内外、院内外合作,不断提高全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多出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建设一批专业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校级精品课程

拟建时间

省级精品课程

拟建时间

主持人

1

实变函数

2009

2011

熊国敏

2

高等代数

2009

2011

令狐荣涛

3

数学建模

2011

 

 

钱淑渠

4

数学分析

2011

 

 

何挺

5

高等数学

2012

 

 

庄中文

6

VB程序设计

2012

 

 

田建勇

7

语言程序设计

2013

 

 

李翠霞

8

中学数学教材教学法

2014

 

 

王功琪

7.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

加大科研投入、奖励和扶持力度,增强教职工的科研意识,提高教职工整体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新增贵州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10项,公开发表论文数量增长20%;到2015年,新增市级以上科研课题6-10项,力争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或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和横向科研课题有突破,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的论文有较大比例的增长。

8.加强学科专业基地建设

扩充图书资料室和教学实验用房,力争在2015年建成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等,加快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使其满足学科专业教学、实训的需要。建设固定的校外教育教学实习、专业拓展和教育研究实验基地,与安顺市及各县教研室、高初中学校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使之成为固定的实习和实验基地,为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9.加强学科专业资料信息建设

以课程要素建设需要为前提,在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方面,除了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大量藏书外,拟争取专门经费购置部分专业性强的教学科研资料,构建以课程为单元、以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为重点的图书资料体系,以充分保证教师和学生学习与研究之需。在学校的支持下,争取建设数计系电子阅览室,为学生网络学习提供条件。

在网络课程建设上,力争到2015年,我系重点建设课程全部上网,构建系统全面的网上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

四、“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1、专业布局建设

1)办好现在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重点加强本科后继课程建设。

2)进行师范专业的改造,通过对课程设置修订和数学方法改革,逐步从单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发展为本专业为主,向兼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复合型师资专业发展。

3)做好非师范专业申办拓展工作。在学院支持下,调整、综合教学资源,引入师资,增添设备,2011-2015年增办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精算数学(经济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与信息处理、工商信息技术(计算机、数学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方向和软件工程、动漫艺术,有机会进行跨学科的专业拓展建设。

4)拓展联合办学模式。2011年开始与国内大学或国外高校及地方厂企联合办学,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在这方面力争做出一些特色。

(5)选择开办好紧缺专科专业,控制每年一个标准班级规模。适度开展实用技术、专项技能的培训教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通过招调、聘用、培养等形式引进一些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进校后,一律进行高校教师岗位技能培训,在一年内务必获得高校教师合格资格。引进教师25人,师生比例控制在118以内。(20112015)专业教师引进计划表

年度

数量

学历、学位

引进方式

备 注

2011

5

硕士

招考聘

 

2012

5

硕士

招考聘

 

2013

5

硕、博士

招考调

 

2014

5

硕、博士

招考调

 

2015

5

硕、博士

招考调

 

 

2)培养。由教研室、系层层规划,形成人才培养梯队;编制《安顺学院数计系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安顺学院数计系落实学院“学位工程”和“教授工程”工作的实施意见》、《安顺学院数计系关于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科研成果奖励的决定》等,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基本思路明确,有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和素质的机制。逐步推进精品课程、青年教学骨干和学科(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和资助活动,促进专业教学骨干和学科(学术)带头人快速成长。

20112015)师资学历、职称发展规划表

年份

教师数

高级职称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2011

38

11

25

在读2

2012

43

12

39

1

2013

48

14

42

3

2014

53

18

45

5

2015

58

23

47

8

   3)派出进修。每年选派12名教师参加进修(国内高中级访问学者或单科进修:略)和在职研究生学习,鼓励教师报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委托培养,培训计划见下表:

年度

姓 名

性别

学历及学位

职 称

进修专业及方向

进修方式

2010

杨迎逑

硕士

助教

数学博士

脱产

刘开林

硕士

助教

博士

脱产

杨芸碧

本科 学士

助教

数学硕士

脱产

2011

吴娅婷

本科

讲师

计算机硕士

半脱产

金文琼

本科 学士

讲师

数学硕士

脱产

旷雨阳

硕士

助教

数学博士

脱产

2012

石林江

本科 学士

讲师

计算机硕士

半脱产

王海英

硕士

讲师

应用数学博士

脱产

陈琳

硕士

讲师

数学博士

脱产

2013

钱淑渠

硕士

讲师

应用数学博士

脱产

黄宝勤

硕士

讲师

数学博士

脱产

2014

李俊

硕士

讲师

数学博士

半脱产

李中亚

硕士

讲师

计算机 博士

脱产

2015

 

 

 

 

 

 

 

 

 

 

 

 

4)挂职培养:通过与省内外高校联系合作,派出教师到其他高校挂职任教或请其他高校教师到数计系挂职任教和指导数学教学科研。聘请特需专业专家学者、高级技术人才为兼职教授,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在教师培养、学术活动、教研室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等方面得到帮助和支撑,提升教师队伍实力,促使教师团队快速成长。

5)传、帮、带。实行教授、副教授对讲师、助教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传、帮、带活动,每位教授、副教授各带一名讲师、一名助教,明确目标,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并制定《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传、帮、带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作为对教师考核奖励的依据,推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高,保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6)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7)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质量观和效益观,为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思想保障;支持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开展产学研的横向学术研究开发活动。在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修订

在学院统一培养方案要求和国家本科办学课程设置标准指导下,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每1-2年修订一次。优化结构、强化主干、注重素质、培养能力、突出特色,形成“专业+模块”、“主修+辅修”的课程体系,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减少内容重复的课程,适当减少必修课学时与门数,增加选修课,构建学科交叉、人文渗透、结构合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新的课程体系。

新增本科专业按“基础+前沿+实用”设计课程体系。

通过教研室逐年推进系级重点建设课程,每个教研室至少明确一门课为重点建设课程。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制定确保学生通过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具体措施。

 

4、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1)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普通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合作式、活动式”等现代“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因材施教,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原则,为多种人才规格的培养提供范式,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机联系,使学生都有职业定位,并为之准备。

3)增强实训。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教学、训练,抓好职业资格准入考级与实践技能环节的结合。

4)打破系室、专业壁垒,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特色,联系整合院、系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综合的、一专多能的、适宜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

5)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合作教育为要求开展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观念。

6)开展面向学生的创新教育和择业就业引导,培养下得去、站得住、有作为的广大基层适用人才和新型劳动者。

 

5、教学管理

通过严格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正常教学活动的实施和专业规划的实现。主要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条主线展开,通过建立健全各环节规章制度、质量标准、监控办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关系,构建和谐教与学环境,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成长发展。

由党政联席会议统揽和协调系务。成立系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协调安排、检查等工作;系党总支及辅导员办公室,负责学生教育和日常管理;教研室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承担教师任课分配、教学常规检查、讨论交流、评学评教、讨论课题、开展学术活动等工作组织(教研室设置见规划表,根据发展需要可进行优化重组或新设),探索教研室职能化发展。

 

6、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资料保证

在学院支持下,力争2011年设置专用教学机房(100台微机)1个,实验用房1间(设备、仪器基本保证)。多媒体教室3个(一个移动的)。2010-2011年建立数学建模实验室,与市教研室、中学联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把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要想方设法为开设创新型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实训基地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校和公司、基地。图书资料以学院图书馆和院系电子教室(网上图书室)为主保障。

7改善、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的领导,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系党政领导要精心组织好学科专业建设,主要精力用于学科专业建设,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学科专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保证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将发展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将发展规划中的措施尽可能地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开始,对照发展规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末,对照学期工作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对未能实现的工作目标,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工作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安顺学院数理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修订)
下一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关闭窗口
 
 
教育机构
省内高校
旧版回顾
学校首页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我们的位置 | 调查
 

单位:安顺学院数理学院  地址:贵州安顺市开发区学院路25号安顺学院数理学院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电话:0851-32214775  邮箱:asxyslxy@126.com  邮编:561000
版权所有 安顺学院数理学院   ICP备案号:黔ICP09002237号